学院新闻
国别和区域研究系列讲座:语词与世界:理解印度哲学的一种视角
2025-01-14
2024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赵悠副教授应邀于外院新楼201室开展题为“语词与世界:理解印度哲学的一种视角”的讲座。本次讲座是由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万搏官方网站,万搏wanbo(中国)、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和印度研究中心主办,万搏官方网站,万搏wanbo(中国)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承办的2024年秋季学期南亚研究系列讲座的第五讲。讲座由万搏官方网站,万搏wanbo(中国)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助理教授张忞煜主持,万搏官方网站,万搏wanbo(中国)博士后李晓楠参与讨论。
讲座伊始,赵悠老师首先介绍了印度哲学及其研究的基本特点。她指出,印度传统知识具有超越现代学科分野的统一性;并梳理了学术史上的几种研究路径,及当前学界对印度哲学主题的重新认识,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论题之一。其次,赵悠老师探讨了印度语言哲学研究的发展。古代以波你尼学派语法学(Vyākaraṇa)为代表,她以三个经典议题为例,即造者格(kāraka)与施事(kartṛ)、现在(vartamāna)、词义/句义(padārtha/vākyārtha),呈现了相关讨论的特点。而二十世纪,经由70年代的基础研究到马蒂拉尔《语词与世界》等几部作品,在哲学界“语言学转向”的大背景下,印度语言哲学在90年形成了相对成熟的研究领域,并获得普遍关注。最后,赵悠老师介绍了自己对上述传统代表人物之一伐致诃利及其《字句论·时品》的研究情况。
在评议和讨论环节,李晓楠老师将梵语语言哲学和西藏佛教语言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以及两者的区别。她指出,印度哲学概念在西藏地区被接受为语法学的概念。张忞煜老师就语言哲学相关议题和社会科学的方法的差异、梵语的制度性等分享了自己的看法。此外,与会师生还对印度、西欧语言哲学的不同于印欧语系的关系,印度-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不同的原因等问题展开讨论。
文:李明隽
图: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