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和区域系列讲座:地理信息系统与殖民史研究中的地图绘制

  2022年6月3日下午,荷兰国家档案馆数据科学家西蒙·肯珀(Simon C. Kemper)老师应邀为我院师生进行了题为“地名、地点与多边形:关联开放数据与殖民史研究中的地图绘制”的线上讲座。本次讲座由万搏官方网站,万搏wanbo(中国)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东南亚系和“太平洋丝绸之路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组主办,万搏官方网站,万搏wanbo(中国)谢侃侃助理教授主持,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徐冠勉、万搏官方网站,万搏wanbo(中国)助理教授张忞煜参与讨论。

  肯珀老师专业领域包括手写文本识别、地理数据可视化、实体识别及其他形式的自然语言处理。他曾领导过大英图书馆、荷兰国家图书馆、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机构的多个档案数字化和数据挖掘项目。此外,他在历史学领域也有丰富的研究成果,涉及殖民地图、去殖民、殖民战争等主题。

 

 

  肯珀老师指出,档案、地图等一手资料的电子化对于人文学科研究的开展与新一代学者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他展示了人工智能手写文本识别、实体识别和地理可视化等处理一手材料的前沿技术。人文学者们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识别档案页面上的多种元素,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形成数据库,进而通过实体分类进行高效搜索。除此之外,学者还可以通过导入地图等方式将数据库中的信息同历史中特定的地理坐标进行关联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处理。

 

 

  肯珀老师提出,一手资料的数字化与可视化能极大助力学者们对相关区域的研究,并帮助学者们找到研究相对不足甚至空白的领域。通过对地图等历史材料可视化,学者们能更直接地观察聚落分布、自然环境的长时段变化。他表示,这些技术看似复杂,但最终目的其实是形成易于普通人使用的数据库搜索引擎。

 

 

  参会师生同肯珀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徐冠勉老师指出,学者们在研究过程中要批判地看待档案及其他一手材料的生成环境,不断提高自身的外语技能和材料分析的能力。张忞煜老师介绍了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的进展,指出前沿计算机技术为文科研究提供了新路径,打开了新思路,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领域;与此同时,学者们也有必要将新技术的应用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相结合。